发布:2020.12.11 11:12 浏览:5075 部门:教务处
安徽省教育厅:
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普通高等学校编制发布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通21知》(国教督办函〔2020〕42号)和《安徽省教育厅转发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普通高等学校编制发布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院在分析《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2020年采集数据》和相关部门、系数据的基础上,撰写了《阜阳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该报告旨在向社会展示学院风貌和办学特色、宣传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成果,同时希望能为国家、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及有关机构的质量监控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特此报告!
阜阳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四日
目 录
0
0
0
1
1
阜阳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阜阳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自2003年成立以来,在省教育厅的领导和阜阳师范大学党政的大力支持以及全院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管理团队不断充实,教学设施日趋完善,教师队伍逐步壮大,社会影响力逐年提升,各项工作日益走上规范化、科学化和人性化的轨道,形成了“明德、励志、求真、向学”的学院精神。2010年7月我院被授予“全国先进独立学院”称号。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办学定位
立足独立学院实际,面向地方、服务一线、注重应用、实践育人;与母体学校适度错位、互补发展;文理渗透,理、工、经、管、文、艺多学科协调发展;以人为本,育人为先,培养人文素养好、视野宽、融入社会能力强、就业创业潜力大的复合型的高素质应用人才;办成特色鲜明、有较大影响力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学校类型定位: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皖北,面向安徽,辐射全国,服务一线。
人才培养定位:培养人文素养好、视野宽、融入社会能力强、就业创业潜力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人才。
办学特色定位:注重文理融合,加强实践教学,凸显人文教育。
(二)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学院自2003年成立以来,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初步形成了结构较为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截至2020年9月底,学院共设本科专业29个,涵盖了经济学、文学、工学、管理学、理学、艺术学等6个学科门类。2020年当年本科生招生专业总数为27个,各学科门类专业分布情况见表1。
(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情况及本科生所占比例
截至2020年9月,学院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6208人。其中 2017级1558人,2018级1576人,2019级1616人,2020级1458人;安徽生源占93%,省外生源占7%。
(四)本科生源质量
我院面向浙江、江苏、湖北、江西、河南、安徽、福建等7省份招生(表2)。2020年国家教育部下达学院本科招生计划数为1500人,实际报到1458人,计划完成的数量和质量在省内同类院校中位于前列。
表1 本科专业设置一览表
学科门类 |
二级类 |
专业 |
批准时间(年) |
经济学 |
经济学类 |
(020101)经济学 |
2005 |
(020302)金融工程 |
2014 |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050101)汉语言文学 |
2004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050201)英语 |
2003 |
|
(050207)日语 |
2009 |
||
(050262)商务英语 |
2012 |
||
新闻传播学类 |
(050302)广播电视学 |
2011 |
|
(050301)新闻学 |
2004 |
||
(050306t)网络与新媒体 |
2016 |
||
艺术学 |
传媒艺术类 |
(130309)播音与主持艺术 |
2011 |
(130310)动画 |
2004 |
||
设计学类 |
(130503)环境设计 |
2007 |
|
(130504)产品设计 |
2006 |
||
(130502)视觉传达设计 |
2008 |
||
工学 |
食品类 |
(082701)食品科学与工程 |
2011 |
(082702)食品质量与安全 |
2014 |
||
计算机类 |
(080902)软件工程 |
2013 |
|
(080903)网络工程 |
2012 |
||
(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04 |
||
机械类 |
(080208)汽车服务工程 |
2016 |
|
理学 |
数学类 |
(070101)数学与应用数学 |
2004 |
(070102)信息与计算科学 |
2004 |
||
管理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12010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2004 |
(120105)工程造价 |
2013 |
||
(120103)工程管理 |
2016 |
||
工商管理类 |
(120202)市场营销 |
2010 |
|
(120204)财务管理 |
2004 |
||
(120205)国际商务 |
2014 |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120602)物流工程 |
2015 |
表2 2020本科招生录取报到情况统计表
省份 |
计划数 |
报到数 |
报到率 |
江苏 |
12 |
12 |
100% |
浙江 |
14 |
14 |
100% |
安徽 |
1403 |
1362 |
97.08% |
河南 |
10 |
10 |
100% |
湖北 |
10 |
10 |
100% |
福建 |
20 |
20 |
90% |
江西 |
20 |
17 |
85% |
河北 |
11 |
11 |
100% |
总计 |
1500 |
1458 |
97.2% |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按照引进和培养并重、激励与稳定并举的思路,积极开展教学团队建设,不断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作,优选聘用高校、企业行业兼职教师,不断优化结构、提升素质,注重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建立了一支师德优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基本满足了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
职称结构:现有教师总数478人,正高职称39人,副高职称123人,高级职称教师占33.89%,中级职称209人,占43.72%;学位结构:博士学位者65人、硕士学位者314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79.29%;年龄结构:35岁以下教师占47%,35~54岁教师占36.11%,中青年教师构成了师资队伍的主体,成为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的骨干力量。为本科生授课的主讲教师均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并通过了岗前培训。另外,有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21人,兼任相应的理论及实践类课程。
(二)本科主讲教师情况
1.生师比
现有专任教师410人,在校生为6208人,生师比为15.14:1。
2.主讲教师资格
截止2020年9月底,共有专任教师410人,具有教师资格409人,占99.75%。
3.教授承担本科生课程情况
所有的教授都主讲本科课程,教授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的比例27.2%。
4.课程开设情况
2019-2020学年开设课程本科培养计划内课程总数共940门。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类课程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20%,理工类、艺术类时间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25%,各科类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平均比例为15%。
(三)本科教学条件与保障建设
1.本科生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学院不断加大对本科教学经费的投入,严格执行国家及各级主管部门对教学经费使用的相关规定,并加强教学经费资金管理,坚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确保资金的合理、高效使用。全部经费纳入母体学校财务统一管理,财务处、相关人员负责管理、核算和监督,防止资金使用中发生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等各种违规违纪行为。学院坚持优先保障教学经费,不断优化支出结构,改善办学条件,为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提供财力保障。2019-2020年本科教学业务费200万,其中办公费10万(考试、体测、教学检查等教学活动所需办公用品);印刷费40万(考试试卷、毕业证、学位证、体测记录本、学生证、教案本、请假条、班级日志、实验报告、实习、见习、论文材料、展板宣传等教学材料印刷费);邮电费3万(教学材料、学业预警等邮寄费);差旅费10万(工作人员出差的住宿费、补助费、杂费);专用材料费10万(体育教学所需用品、设计艺术系毕业设计及展览专用材料费等);劳务费107万(实习、论文补助70万,四六级监考、专四、专八监考费17万,学生外出考察补助10万,各种教学评优费5万,教学督导、青教赛5万);其它商品和服务支出20万(购买毕业生、学位证、学生证磁条优惠卡6万,学生网络通识课服务费8万,知网论文检测服务费4万)占事业支出的5.08%
2.教学用房情况
表3 学校教学用房情况统计表
类型 |
具体分类 |
建筑面积(平方米) |
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 |
教室 |
52200 |
图书馆 |
17040 |
|
实验室、实习场所 |
12044 |
|
体育馆 |
6100 |
|
会堂 |
5110 |
|
行政办公用房 |
行政办公用房 |
11740 |
生活用房 |
学生宿舍(公寓) |
50200 |
学生食堂 |
4100 |
|
教工宿舍(公寓) |
3020 |
|
教工食堂 |
410 |
|
生活福利及附属用房 |
400 |
3.图书资料
清河校区文渊图书馆2002年7月建成使用,面积为1.1万平方米,阅览座位898个;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以学院的学科、专业设置为重点,馆藏纸质图书195.06万册,文献资源覆盖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门类。图书馆收藏有工具书16000余册,古籍17702册,以及《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禁毁书丛刊》、《全宋文》等精品藏书。每年订购中文期刊1000多种。
图书馆引进中外文数字文献资源库70个,馆藏电子图书106万种,中外文数字期刊约2万种,内容覆盖文、史、哲、心理学、理工、艺术等学科,数字文献资源建设初具规模。其中,大型数据库有: elsevier sciencedirect电子期刊库、wiley期刊库、springerlink、web of science、ebsco、acs、nature、science、ams、acm、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万方系列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读秀学术搜索、国研网、cssci、cscd、超星发现系统、爱迪科森就业培训库等。
4.教学硬件设施及实验室建设
学院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不断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我院办学条件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调整经费支出结构,加大对教学工作的经费投入,切实保证教学工作必需的各项经费。建设完成工程概算专业实验室1间,改建多功能语音实验室1间,增加人工智能实验设备60万元,更新并增建多媒体教室13间。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给学院的教学提供稳固的硬件基础。
5.信息化资源建设
学院进一步扩大电子图书资料,引进了电子期刊包库、电子期刊镜像等并向全校师生开放。同时,普及推进尔雅通识课和智慧树网络课程,并对全院学生开通,使学生的公选课不再局限于课堂上课,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就能享受到优质资源,进一步提升了资源共享。建设集成信息服务平台,为广大师生和管理人员提供统一的信息门户和“一站式”服务平台,引进教务系统终端自助服务平台,方便教师和学生查询和打印相关信息;加强学生实习和论文过程管理,引入实践平台,提高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多次开展教学信息化培训,在课堂中引入雨课堂和蓝墨云班课等信息化教学辅助手段,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模式,规范教学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我院的教育教学质量。
(一)专业建设
认真落实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做好新目录下专业调整和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培养方案注意抓住皖北地区经济建设与发展的机遇,树立人才培养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按照省厅相关要求,做好一流专业申报、专业评估和双基标准化建设等工作。截至目前,我院有16个专业已经向相关专业合作委员会提交了自评报告和支撑材料,向省厅推荐《商务英语》教研室作为基层教研室示范项目,推荐《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示范课项目;《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已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并首次推荐其申报国家级一流专业。
(二)质量工程项目
2020年我院共申报获批国家级大创项目4项,省级大创项目12项。两项大创项目成功结项,鉴定等级均为良好。其他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大创项目也都在稳步实施中。
2020年我院共批准立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42项,其中上半年疫情期间,批准立项重大线上教学改革研究项目5项,其他项目共计37项。按照学校相关规定,我院合理编制2020年质量工程项目经费预算,力争根据质量工程项目变化情况做到经费合理规划、精准使用,确保我院质量工程项目顺利实施。
(三)教材建设
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确保高水平、高质量的教材进课堂,我院坚持在教材选用中注重教材质量,优中选优。首先选用国家级规划教材以及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其次选用省部级重点规划教材和高等院校精品课获奖教材,90%的教材基本都是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在教材征订中采取选用和审批负责制,先由任课教师提出,所在教研室和系主任审核,由系填好《教材征订计划表》,经分管院领导审批签字后报教材中心统一征订。确定上报征订的教材,原则上不许变更,由于特殊原因需经研究同意后方可变更。
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教师在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基础上撰写优秀教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以教材的形式反映学科发展水平和教学改革成果,以此来促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进一步提高我院的教学质量。
(四)毕业论文(设计)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努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得到综合训练、转化和提高。选题要确保科学性,要体现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学院注重选聘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强化教师的规范化、过程化和针对性指导,确保在这一环节取得实效。
学院明确规定,本科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都要进行论文查重,无检测报告单者不得参加毕业答辩。
(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院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按照有利于学生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思路,以提高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为重点,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按照这一改革思路,各专业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形成了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1.全面实施德才及实践育人模式
品德养成:将学术道德、职业道德纳入德育教育,寓于专业教育之中;加强习惯养成思想教育,将学院传统习惯养成教育内化为学生自觉行为。
公共技能:主要包括计算机信息技术、外语、办公自动化操作、普通话演讲、体育等,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修订和完善公共技能达标要求。
专业能力: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潜能,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又要满足就业岗位的需要;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创新精神:主要通过实践教学,积极组织并带领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和课外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欲望、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创新活动机会。
2.实践教学,特色育人
始终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术科技创新,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机会、搭建平台。根据专业的需要,已经签约阜阳团市委颍州区委、安徽报业集团、古井集团、金种子集团、中国移动阜阳分公司、阜阳三中、阜阳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阜阳华联、大润发、阜阳电视台、苏州风云科技、深圳市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证天通会计师事务所、金华十足便利、浙江金色凤凰影视传播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为我院教学实践基地,基本满足了学生实习实训需求。针对设计类专业需要,安排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到桂林、西安、苏州等外地写生,取得较好实践效果。
学院人才培养硕果累累,捷报频传。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意、创业”大赛、全国师范生技能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近年来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省级奖项280余项,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2020年举办了大学生英语竞赛,线上互联网 大赛,安徽省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大赛,大学生英语竞赛。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务处加大了学科竞赛课程化改革力度,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国家级、省级和院级学科竞赛活动,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学科竞赛项目化管理实施方案,加大奖励力度,通过项目化加强过程管理。在2020年学科竞赛成绩稳步提升,在“国元证券杯”金融投资大赛中获得一等奖6项;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得一等奖3项;在2020年度不同类别学科竞赛中共参与学生数超过2000人次,取得省级以上奖项150余项。学科竞赛成绩逐年稳步提升,态势良好。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充分地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课程内容需要,利用多媒体条件,适时播放视频课件,带领学生参观考察实践教学基地,收到很好的效果。我院还利用暑期、假期加强对学生培训,动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大学生比赛等实践活动。通过参赛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检验了我院实践教学水平。
3.国际合作联合培养人才模式
我院把努力开拓国际交流渠道、加强国际合作作为一项重要发展战略。经过努力,目前与日本、韩国、台湾几所大学之间的合作办学有了实质性的突破。与韩国又松大学签订了交流合作项目协议书,开展了本科“2 2”合作办学项目;和日本今治明德短期大学达成结为友好学校的协议,并在两校之间进行师生互派,以及学术、信息方面的交流;与台湾朝阳科技大学也签订相应的合作协议项目;与法国勃垦第大学及狄德罗文化学院建立初步的合作意向及文化交流项目。不仅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传播和接受了异域文化,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六)创新及创业教育
学院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认真落实国家相关创业教育的文件及会议精神,开设了大学生职业发展及创业基础课程。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开设创业基础课程,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孵化空间。通过课外实训来完成创新创业设想,将理论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学院通过社会实践、社团组织、学科竞赛等平台,培养了学生的科技创新和实践创业的兴趣和能力,涌现出多名成功创业的优秀毕业生。2020年我院共申报获批国家级大创项目4项,省级大创项目12项。两项大创项目成功结项,鉴定等级均为良好。其他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大创项目也都在稳步实施中。
四、质量保障体系
(一)教学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学院十分重视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的建设,制定了《关于进一步修订我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实施意见》、《阜阳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学工作规程》、《阜阳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考风考纪评估办法》、《阜阳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作业管理实施办法》、《阜阳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学生教学信息员管理办法》、《教师教学工作年度考核及教学质量优秀奖评选办法》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以此引导和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
(二)日常监控及运行情况
1.学院领导分工明确,每位院领导重点联系一个系,经常深入到所联系的系调研,主动参加系、教研室组织的重大活动,对系、教研室的工作进行指导。
2.办好每月一期的学生迟到、旷课情况通报海报:学院相关部门和院、系学生督导部成员对学生上课迟到、旷课等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并每周向教学部上交一份反馈表,教学部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认真筛选、核实、分析、整理,在院督导部的帮助下完成每月一期通报海报,并张贴至各教学楼,实现对学风的常态化督导。
3.按学院的规章制度做好常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1)每学期分三个阶段检查教学工作:期初、期中、期末,并对反馈的问题及时排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2)每学年第一学期都要检查学生实习工作。(3)每学年第二学期都要检查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4.通过学生信息员、召开各种类型的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网上留言板等渠道开展评学活动,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习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良好的学风。
5.建立了教师课堂教学反馈、改进制度,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改进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推动学院课堂教学工作上质量、上层次、上水平。
6.建立教学工作督导组,并颁布实施相应的方案,进一步促进我院教学工作更快更好发展,加强日常教学的过程管理。
(三)教师评价制度
为保持常态化教学监控,专门制定了《阜阳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细则》和《阜阳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研室工作评价方案》,每学期末组织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进行全员评价。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由学生评教、同行评教、领导评教三个部分构成,所占比例分别为70%、20%、10%。考评采用无纸化答卷方式进行。该结果作为教师评价、评优的主要依据,对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五、学生学习效果
(一)学生学习满意度
学院重视学风建设,在强化师资和完善教学、实验实训条件的同时,注重提升学生满意度。每个学期,学院统一组织全体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教学效果评价,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不定期开展问卷调查和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对学院教学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并组织相关单位改进落实。重视学生专业社团建设,以社团方式提升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扩展学习范围,巩固学生学习效果。
(二)身心健康状况
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于成立于2012年,中心以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普及和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活动,同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专业免费的心理咨询,协助学生提高适应能力,发挥个人潜能。中心位于信息工程学院教学主楼东小楼一楼123-124室,设有办公室、值班室、个体咨询室、音乐放松室、心理测量室等,中心配置有电脑、空调、沙发、及专业的软硬件设备,环境温馨舒适。为更好的开展日常工作,中心还建立起以心理委员联合会会干为主体,以各班心理委员为联络员,以寝室长为第一观察人的心理健康三级防御体系。
2019-2020学年,为使同学了解心理健康,中心开展了“关注心理,奏响青春”配音大赛活动;为加强防疫知识,中心开展了“抗击疫情,疫心观影”活动;为使同学了解自我,中心开展了“我心由我,海报设计”比赛活动;为丰富大学生活,中心开展了“快乐体验——小小vlog”活动;为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中心开展了“心理健康知识竞赛”活动;为唤起同学们童年的回忆,中心开展了"追忆童年,筑梦青春"活动;为了解新生心理健康情况,中心开展了“20级新生心理普查”活动;为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中心开展了“10.25观影”活动;为了解大学生的心理情况,中心开展了问卷调查活动;为缓解同学们的压力,中心开展了“笑脸墙设计”活动。
除了非富多彩的活动,2020年中心共接待来访100余人次,多次启动危机干预程序,为同学们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三)应届本科生毕业情况和学位授予情况
我院2019届毕业生共有1576人,均为全日制本科学历,分布于六个系,其中有1572人达到毕业要求,准予毕业,毕业率99.67%,有1571人符合我院学位授予条件,授予率99.7%。
(四)攻读研究生情况
我院学生考研热情日益增强,攻读研究生人数逐年增加,2020届本科生考研录取133人,连续创历史新高。
(五)毕业生就业情况
我院2020届毕业生就业率为74.79%,其中964人走上工作岗位,133人升学,29人出国留学,43人自主创业。
六、特色发展
(一)坚持内涵式发展道路
学院2010年被授予“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始终坚持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势头,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提高办学质量和培养优质人才的目标,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导向,结合自身办学条件,我院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提高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自2016年以来,网络工程专业被安徽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立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被安徽省批准为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被安徽省批准为特色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被立项为安徽省卓越新闻人才培养计划项目。
我院努力优化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构建起适应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结构体系方面取得卓越成效。
(二)质量工程建设效果显著
教学研究成果丰硕。积极申报精品课程、教学成果奖、教学名师奖、教坛新秀奖等项目,并严格按照《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加强项目经费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充分发挥使用效益;拓展教学科研项目申请渠道,发挥自身优势建立了“媒体与设计研究中心”,有效的结合产学研项目提高教学科研水平。2020年我院共批准立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42项,其中上半年疫情期间,批准立项重大线上教学改革研究项目5项,其他项目共计37项。与此同时,我院首次推荐申报国家级一流课程“视觉传达设计”,目前项目处于审批中。按照学校相关规定,我院合理编制2020年质量工程项目经费预算,力争根据质量工程项目变化情况做到经费合理规划、精准使用,确保我院质量工程项目顺利实施。
近年来,学院的教科研工作已初见成效。2018、2019、2020年共立项省级、校级纵向项目79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立项1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人次。2020年教师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二类以上20篇,三类65篇),其中ei和sci期刊数量日益增多,达到18篇。我院还获批省级“实验、实训中心”、“大规模在线课程”、“省级特色专业建设”、“教学团队”、“精品资源共享课”等质量工程项目,使学院的教科研工作呈现出一片朝气蓬勃的新气象。
科学研究成果丰硕。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科研部主要指标主要分7个部分,分别是国家级项目、教育部项目、省级项目、教育厅项目、产学研合作项目、科研论文、专利。根据每个部分的目标任务,整体进展情况正常,只有教育部及国家级项目完成有一定难度,目前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019年度完成1项,省级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项目超额完成;2019-2020年教育厅重点项目各完成14项,2019-2020年科研论文和专利整体超额完成,二类以上论文共计20篇;专利13余项。
(三)校园文化活动特色鲜明
党团活动: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展开之际,院团委以此为契机,深入开展转变工作作风、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切实加强共青团组织建设,将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引导我院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真真切切地深入到基层和群众中,用力所能及的服务赢得基层群众的广泛认可;同时积极开展各种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活动,如“校园新人秀”、“外语文化艺术节”、“运动会”、“雅室评比大赛”、“礼仪风采大赛”、“元旦晚会”等,通过大量的活动增长学生见识,提高学生组织能力。
学术科技及创新:学术科技及创新:指导学生会、学生社团开展经常性的专业特色活动,定期开展“清河讲坛”科研讲座;积极宣传、组织学生参加全校“未教赛”和“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展现我院当代大学生的多姿风采;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大学生学学科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维;近年来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省级奖项280余项,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本学年举办了大学生英语竞赛,线上互联网 大赛,安徽省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大赛,2020年大学生英语竞赛。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务处加大了学科竞赛课程化改革力度,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国家级、省级和院级学科竞赛活动,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学科竞赛项目化管理实施方案,加大奖励力度,通过项目化加强过程管理。我院学子在2020年学科竞赛成绩稳步提升,在“国元证券杯”金融投资大赛中获得一等奖6项;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得一等奖3项;我院在2020年度不同类别学科竞赛中共参与学生数超过2000人次,取得省级以上奖项150余项。学科竞赛成绩逐年稳步提升,态势良好。
对外交流与合作:截至2020年9月,我院已与韩国、日本、美国、泰国、马来西亚、同济大学海外学习中心及台湾等地大学之间的合作办学有了实质性突破。与韩国又松大学签订了交流合作项目协议书,开展并实施了本科“2 2”合作办学等交流项目,并在两校之间进行师生互派,及学术、信息方面的交流。因疫情原因,2020年,我院只有“2 2”中韩合作办学财务管理和视觉传达设计共40名学生赴韩国又松大学交流学习。2014级中韩班同学有6位攻读韩国又松大学和成均馆大学博士。
(四)教学管理形成特色
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教学管理规范。经过多年建设和不断完善优化,重新编印了《阜阳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学管理文件汇编》,各项教学工作有章可循。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重新修订各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健全的制度和严格的执行,保障了教学工作规范、高效、有序运行。
建立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教学质量有保障。学院成立教学检查组;建立两个系列的质量监控和督导组织,教学运行系列和督导员、学生信息员系列。来自各种渠道的信息全部反馈到院长、分管教学院长和有关职能部门、教学单位和任课教师;对于一般性问题,作现场口头反馈,有关单位或任课教师自行改进;对于较严重或普遍问题,作通报、报告等书面反馈,经院长批阅后由相关部门落实整改;教学部或其它有关职能部门跟踪检查,将整改结果再次反馈给院长。
七、问题与改进措施
自学院成立以来,全院师生致力于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并取得了相应的成绩。但仍存在举办本科教育时间短,办学经验不足等问题,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许多亟待克服的困难。我们不断反思办学问题,深入分析原因,以改革创新的思路寻找对策。
(一)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按照国家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全院生师比至少应达到18:1。依据这个比例,学院自有专职专任教师数应至少达到352人。截止2019年9月,学院自有教师148人,其余专任教师队伍中有大多为与母体学校共享,基本满足学院所有专业的教学需要;由于学院建校时间短,新引进教师职称多集中于中低级,学术能力和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引领一流学科建设、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水平的学术创新团队和高层次教学团队尚未形成,学术团队影响力不高。
为此,我院在“十三五”期间,继续积极争取母体校的优惠政策,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建立全员参与、校院联动、多渠道、多层次的高端亚博188网站的人才招聘体系。拓展教师聘用渠道,加大从企业、科研院所等引进具有工程和行业背景的应用型优秀人才。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省级以上各类人才和团队项目为支撑,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完善教师的教学评价体系,健全教师教学工作档案,并每年定期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优赛,以赛促教,提高我院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要加大教学学术的支持力度,并对教学学术的创新成果给予特别支持与奖励。强调教学学术的应用性,形成教学学术支撑教学、教研成果促进教学的良好局面。
(二)实践教学方面
在实践教学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新建实验室运行规范化水平不高,综合设计性实验、开放性实验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部分选题过宽或过高,与实际工作结合不够紧密。课堂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对大学教学的学术性坚守不够,教学深度不足,学生的探究活动较少。部分教师教育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信息化利用程度不高,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有效交流不够。为此,学院将进一步修订完善相关管理规章制度,制定实验能力质量标准,提高实验实践学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比例,人文社科类占25%左右,理工类不低于30%。鼓励教师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充分利用各种平台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加大本科教学工程支持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力度,引导教师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实现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引导青年教师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术研讨;大力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重视学习过程,激发学生追求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三)专业及学科建设
在学科建设中受地域和学院层次限制,难以引进具有学术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学科的内涵建设和高水平建设有待推进,关键技术有待取得突破进展。截至2019年6月共29个专业,为更好统筹专业发展,发展重点和特色专业,很难申请新的专业,在资源配置方面和学科重点建设方面也有一定困难。为突出内涵建设,不断发展特色应用型专业,构造专业群,在专业建设中将不再新增专业,维持目前29个专业,进一步优化发展专业硬软件资源,发挥专业服务于社会的功能。